中国清洁供热平台报道: 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,全国多地陆续出台能源相关政策,储热技术作为储能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,将在“十四五”能源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可再生能源供暖发展需要储热2017年12月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等10部委联合发布《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(2017-2021年) 》,对可再生能源供暖发展目标要求,供暖面积将从2016年底的约7亿平方米增至202 1年的31.5亿平方米,相当于4年净增3.5倍。《规划》制定了以下目标:到2021年, 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;生物质供暖面积达到21亿平方米;实现太阳能供暖面积5000万平方米。
而根据相关调研,2019年,国家能源局等4部委组织中期评估时,可再生能源供暖的推进情况并不理想。上述规 划时间过半,地热、生物质和太阳能供暖各完成2.6亿、1亿、 0.1亿平方米,实际面积还不到规划目标的12%。当下,相较其他清洁供暖方式,可再生能源供暖发展已经滞后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将把可再生能源供暖提上日程。
近日,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《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供暖、生物质供暖、太阳能供暖、风电供暖等可再生能源供暖,其中还提及了蓄热储热技术的配套发展。储热最大的潜力就在于解决由于时间、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,在利用风能、太阳能等间歇性供暖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。《通知》指出,在风电供暖建设方面,要构建政府、电网企业、发电企业、用户侧共同参与的风电供暖协作机制,通过热力站点蓄热锅炉与风电场联合调度运行实现风电清洁供暖,提高风电供暖项目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性。在加强对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发支持方面,通知明确支持对太阳能季节性储热供暖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。
未来,可再生能源供暖的大力发展将进一 步激发储热技术应用潜力。